我委聚焦县级团委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改进团干部选用、管理和培养机制,探索出了以专职团干部为核心、以西部计划志愿者和青年委员为两翼、以青年志愿者组织为支撑的一核两翼多支点“1+2+X”团工作力量选用模式,把优秀青年人才选拔到团干部队伍中。
一、强队伍,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建强“主干”,增强机关工作力量。机关团干部是县域工作力量的核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灵武团委面向全市先后遴选4名干部,配齐1兼1挂副书记,每届任期1年。
丰满两翼,建设高素质青年工作者队伍。广泛选拔34名优秀青年担任乡镇团委兼职副书记,统筹团委、人社局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使乡镇团干部由16名增加到106名。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从选调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和三支一扶中选拔127名优秀党、团员担任村、社区青年委员,让灵武共青团的工作直达最基层青年之中。
培育枝节,凝聚青年志愿者队伍。坚持用好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培育和支持市志愿者协会、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等4个青年社会组织。依托市志愿者协会,指导乡镇(街道)团委成立青年志愿者队伍,吸引5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加入。依托市青创会,在梧桐树乡同心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建立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定期开展创业沙龙培训、青年创业人才座谈会等。
二、用干部,因材施策“精滴细灌”
常态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提升专业性。发挥青年干部特长、因材施用,发布《青春不一young》等快闪和宣传片,累计播放量10万余次;打通灵武市青年交友联谊服务渠道,服务单身青年1000余人次。发挥青年委员服务基层优势,签订项目责任书,实施“清单+项目”的工作模式。探索形成了梧桐树乡“党群同心保春耕”、白土岗乡“暖阳之家”等10个特色活动项目,实现了青年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
“给项目、给资源”,尽心竭力提高服务青少年效能。支持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发布“社区青春行动”等多个优质项目,供团属社会组织实施并验收。开展“青耘中国”活动,销售优质滩羊100万元,开展电商助农培训1000余人次;召开专场招聘3场,发布就业信息6000余条,累计服务1380余人。
三、管干部,优化青年成长路径
提升能力强培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当好青年政治学校。2021年以来,开展青年大讲堂、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15场,覆盖3000余人。组织开展政策解读、团务知识等各类培训25场,覆盖4500余人,持续实施青马工程培训。开展灵武市青马工程培训班6期,培训460余人,不断锤炼“学思践悟”的过硬本领。
注重实效严考核。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团干部任期工作目标管理的通知》等4项制度,聚焦基础工作、重点工作、特色工作3张履职清单和若干青年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团干部激励机制。通过担任团内职务等方式将组织负责人紧密团结在共青团周围,结合服务青年等工作成效,给予项目和政策支持。改革以来,将4个青年社会组织中坚力量吸纳至灵武市青联委员。
四、看成效,彰显灵武青年之力
改革以来,灵武团市委主动求变,持续扩大“两新”组织、新兴青年群体团的组织覆盖。截止目前社会领域团组织数量达到446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教师团支部实现全覆盖,社会领域团组织密度达82个/万名青年。
擦亮青春名片,结活力之果。践行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诺言。发动青年社会组织、各级团组织成立“青年突击队”30个,组织5000名青年志愿者投身防疫志愿服务,筑牢我市疫情防线。建立三级青年志愿者队伍,2万名青少年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
破解急难愁盼,结奋斗之果。2021年以来,通过专场招聘会及推送信息解决千余名待业青年的就业难题。筹资166.7万元为800余名自强学子圆梦“微心愿”。
下一步,灵武团市委将认真贯彻共青团宁夏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确保深化改革任务不折不扣落地落实,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向灵武市高质量发展献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